主題: 股指期貨和IPO誰更冤
2017-01-19 09:00:09          
功能: [發(fā)表文章] [回復] [快速回復] [進入實時在線交流平臺 #1
 
 
頭銜:金融島總管理員
昵稱:大牛股
發(fā)帖數:112541
回帖數:21868
可用積分數:99826075
注冊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陸:2025-04-30
主題:股指期貨和IPO誰更冤

一年多以前,股指期貨被扣上引發(fā)股市下跌的帽子,結果被限制直到如今,現在投資者又在說是因為IPO引發(fā)股市下跌。本欄認為,IPO融資額和印花稅基本相當,如果因為股市下跌而放棄IPO,還不如免收印花稅對股市發(fā)展更好。

投資者都喜歡股市上漲,反感股市下跌,但是哪有天天上漲的股市,漲漲跌跌本就是正?,F象。如果只要股市下跌就得找一個責任人,那么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事物被冤枉。例如股指期貨,股指期貨問世以來,并沒有引起股市下跌,甚至股市從2000點上漲至5100點的過程中,股指期貨也是正常交易。沒人說是因為股指期貨引發(fā)了股市的上漲,但只要股市下跌,就把責任歸給了股指期貨。

IPO也是類似的情況,在新股發(fā)行的早期,股市并沒有疲弱的表現,投資者對于新股按照二級市場市值配售也是趨之若鶩。那時候沒人說新股發(fā)行不好,但直到股市下跌,投資者開始批評新股發(fā)行速度太快。本欄認為,IPO的速度并不是決定股市漲跌的惟一因素,如果因為股市下跌而降低新股發(fā)行速度,恐有得不償失的結果。

本欄不是說新股發(fā)行對股市下跌沒有影響,而是說還有其他辦法能夠解決這一矛盾。先說一個問題,是不是只要停止了新股發(fā)行,股市就不會繼續(xù)下跌?本欄認為不是,即使暫停了新股發(fā)行,大量的大股東減持和高管減持依然會對二級市場資金面構成巨大的壓力,而且本欄也多次指出,這種減持帶來的資金流失壓力遠遠要高于IPO融資量。即本欄認為,單純停發(fā)新股并不能促進股市上漲。

此外,就算停發(fā)了新股,排隊公司還在,投資者必然會擔憂將來新股重開時的壓力問題,那么排隊新股又成了懸在投資者頭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這對于未來的慢牛行情沒有好處。本欄認為,如果市場難以承受IPO的融資額,比較好的做法是暫停征收印花稅和紅利稅,用減稅的方法補貼市場,彌補IPO造成的資金量損失。同時還要限制大股東和高管的減持行為,把他們的減持過程盡可能拉長,以減小對市場的壓力。

更重要的一點是,必須要引入新增資金流入股市。本欄曾提出,除了傳統(tǒng)的社保資金外,國家隊資金也應該對藍籌股實行保護價護盤,即對于指定的股票,一旦低于指定的價格,國家隊即進行買入操作,直至股價回到保護價之上,穩(wěn)住了藍籌股的價格,股市的下跌也就沒有那么迅猛。

真正決定股市漲跌的,還是上市公司的業(yè)績和成長性,如果上市公司業(yè)績不能達到投資者的預期,那么就算停發(fā)新股,股市也依然會“跌跌不休”;反之,如果上市公司業(yè)績和成長性令投資者滿意,能夠吸引越來越多的場外資金進入,那么即使新股發(fā)行量較大,股市也能保持慢牛的走勢。


【免責聲明】上海大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僅合法經營金融島網絡平臺,從未開展任何咨詢、委托理財業(yè)務。任何人的文章、言論僅代表其本人觀點,與金融島無關。金融島對任何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其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確或暗示的保證。股市有風險,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相應責任。
 

結構注釋

 
 提示:可按 Ctrl + 回車鍵(ENTER) 快速提交
當前 1/1 頁: 1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后一頁]